做山:虎井東山的梯田–虎井二三事(二)

寫在前面:原來的文章〈虎井東山的梯田〉PO上部落格之後,心裡一直覺得少了點什麼,卻又說不太上來。後來因為整理虎井田野的筆記,「做山」二字赫然出現,好像讓這篇文章,就這麼完全鮮活了起來。

「做山」是在澎湖跑田野的生活撞擊之一。進入澎湖各漁村,經常聆聽耆老講述生活的經歷,才慢慢聽懂「做山」的意涵。初次從老漁人口中滔滔不絕而來的「做山」、「澎湖山」、「去山ㄟ」,以為說的是一般台灣習用的「山」,也就聽得滿頭霧水。後來,才慢慢知曉「做山」主要是相對於「討海」,似乎泛指在陸上所幹的活,特指的當然就是在菜宅、田園、甚至此處梯田上的農活了。

 

作者:林寶安(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從虎井碼頭沿著堤防往北走,是一條通往東山北面海岸的產業道路;沿途經過虎井最北端的守護廟宇水仙宮之後,就會開始進入沒有人煙聚落的區域,也是觀光客極少進入的路段。不過,他們也因此無法親眼目睹澎湖極為少見的梯田景觀,失去觀賞虎井(以及桶盤)特有的貓公石,以及見識長達幾公里雄偉柱狀玄武岩的機會。

dsc0181311
虎井西山望東山 資料來源:作者自攝

虎井竟然有梯田?!這想必令人意外。畢竟對澎湖有一點瞭解的人可能會知道,澎湖農業的特殊之處,就是在社里旁、田野間,有許多以咾咕石、玄武岩石塊構築圍牆將土地圈築起來的「菜宅」。菜宅的出現,是因為澎湖冬天經常性地遭受猛烈嚴寒東北季風的吹襲與「鹹水煙」的侵蝕,讓先民栽種的各種五穀作物,難以順利生長與收成。在長期跟這種惡劣環境搏鬥的經驗下,澎湖居民開始學會在土地四周築起保護性的擋風圍牆,讓居民可以在這一方受到保護的天地中,種植各種難能可貴的蔬菜作物,為離島運補困難、物資匱乏的冬天,確保一丁點可以採摘的富足。

dsc02285112
冬天虎井聚落旁的菜宅(資料來源:作者自攝)

因此,菜宅成為澎湖群島最普遍的田野特色,不論是在馬公市區,或是離島的漁村,幾乎都是隨處可見。稱之為澎湖群島居民幾百年來與天爭一口飯吃的智慧結晶,或也不為過。

職此之故,在澎湖,你幾乎很難看到梯田;或是說,你不會期待見到梯田。畢竟梯田是農業族群因為世代居住高山之後的結果。這些不論任何理由來到山上定居的族群,為了在困難的高山上種植供應日常生活所需的五穀作物,辛苦地從山坡上開鑿整理出可以耕作的平整土地,也就成了梯田。在某些水源充足的地方,梯田甚至可以灌溉種植水稻,讓對外交通不便的高山族群可以獲得某種自給自足的可能。

老實說,澎湖之所以不太容易看到梯田,還跟澎湖群島典型的「方山」地形息息相關。這種以玄武岩為主要地質與地形結構的方山,使得澎湖各島嶼銜接大海的海岸高山、高地,大多形成直接入海的玄武岩懸崖峭壁,相對少見擁有寬廣、和緩的山坡,可據以開闢成供先民耕作使用的梯田。

dsc0626611
虎井東山北面海岸邊的梯田 資料來源:作者自攝

可是來到虎井的東山,打破了我的印象。沿著東山北面海岸邊的產業道路前行,就會有一大片連綿不斷的梯田,清楚地呈現在眼前。眼看這些位於怪石嶙峋玄武岩坡地上的無數梯田,雖然早已廢棄幾十年之久不再耕作,卻不禁令人感嘆當初虎井先民開鑿整地的辛苦,以及荒廢梯田背後所反映的人世滄桑。

dsc0637911
位置靠近虎井東山「鵝豆頭」的梯田 (資料來源:作者自攝)

事實上,虎井東山梯田的存在,只是更加清楚地說明那個為了做山開墾梯田、仰賴梯田作物收成的虎井,是個相對貧窮困苦的時代。只要想像在那麼遙遠、沒有當代動力器械協助的年代,當虎井先民開始在東山玄武岩山坡地開闢梯田時,究竟需要如何費力地清理四處崩落散置、並且十分笨重的玄武岩石塊,才能將山坡地開墾成可以耕作的土地。除此之外,做為耕地,還必須解決沒有水源可供灌溉的困難。因此,受訪的虎井里長說,大家通常會在每五、六座梯田開鑿一處共用的水井。只是,雖然這些水井有少數因為位於地下淺水層區可挖得水源,供應作物灌溉,不過大部分的水井其實並無水源,因此比較是做為雨季儲存雨水以備灌溉的用途。但是這類就地開鑿的儲水性水井,由於構造並不穩固,每到雨季期間尤其脆弱;里長受訪時便憶起半個多世紀前,其親叔公曾在雨季過後入水井,竟然遭到水井崩塌而致溺斃的意外。

在山坡地開闢梯田做山,更辛苦的其實還在於如何將高低不平的土地「整平」。對於出身台南鄉下農家的我來說,這種「整平」土地的辛苦是個再清楚不過的記憶。在我家鄉以台語稱為「ㄍ一ㄥ田」的這項粗活,以前只有鋤頭畚箕可用,將田地較高位置的泥土搬運上牛車,運到較低位置加以鋪平。因為未經「ㄍ一ㄥ田」整平的田地,只要灌溉或下雨就會造成低處作物泡水、高處無水可喝的問題,影響作物的成長。自己唸高中以前下田幫忙將一畚箕一畚箕厚重泥土放上牛車,再卸下牛車鋪平的記憶,不只是個全身灰頭土臉的印象,也是雙手結滿厚厚粗繭的過去。

不過,虎井先民到東山梯田開墾耕作的困難還不僅如此。從虎井聚落前往梯田耕作,並沒有今日的產業道路可用。這條長達四、五公里之遙的山路,過去只有先民用足跡踩踏出來的小路可以通行。澎湖雖然很早就有耕牛,虎井在日據時期的調查甚至高達73頭牛之多,是蒔裡澳各社里最高(翁安雄,2003:123),卻沒有牛車可用。因此,虎井人要去梯田耕作,任何需要用到的肥料、水、苗栽、農具、甚至食物,都只能依靠肩挑(需要攜帶食物,則是因為千里迢迢一趟路來回所耗費的時間過多,有了食物充飢可以節省時間,在梯田工作一整天);最後,當種植的蕃薯、土豆、或其他作物收成時,當然也只能用肩挑回聚落。梯田耕作的時代,也就是如此一幅遙遠而沈重的景象。

等待下一個300公尺的產業道路

今日,如果您得便或得興想要一睹這虎井東山的梯田,只要踏上這條海邊的產業道路,就可以輕易地遊歷體驗。

東山北面海岸隨處可見的貓公石(資料來源:作者自攝)

因為這條產業道路之便,您就可以沿路欣賞虎井、桶盤二座島嶼特有的貓公石,如果伴以地質專家的解說,就更能理解這種因為風力、海浪的差異化侵蝕作用,而在玄武岩留下蜂窩狀孔洞的奇景。當然,除此之外,也絕不會錯過沿途緊緊伴隨的柱狀玄武岩。

dsc02106
東山北面海岸的壯觀柱狀玄武岩(資料來源:作者自攝)

不過,如果您想要循著這條產業道路,完整探尋東山的面貌,可能是要有點小失望的。雖然這條產業道路開闢至今大約已有20年,顯然卻是尚未真正完工;從最早在宋楚瑜省長時期補助開闢大約3公里之後,這些年還處於每年或每幾年以鋪設300公尺的進度前進。當您來到目前鋪設的盡頭,或許會興嘆,不知下一個300公尺猶在何方?

參考文獻:

翁安雄,2003,《虎井:一個澎湖離島社里發展之研究(1715-1950)》。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