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下雜魚………怎麼那麼貴?!

為了準備食魚教育當天魚種的新鮮下雜魚,我們團隊的老師跟助理都要想盡辦法跑到漁港親自挑選購買,還要想辦法跟船長打好交道,讓他幫我們把下雜魚留下來。

通常而言,我們都能因此拿到所需要的下雜魚。可是,我們都還是會面對找不到、買不到鮮魚的時候,那就真的苦惱了!

碼頭邊準備運走的下雜魚(計畫團隊何宣慶老師正在對學生講解)

第一次買不到鮮魚,真的讓我嚇一跳!心想,我們當初的USR計畫名稱叫做「與海為生:澎湖混獲資源化與海洋食魚教育」,其實是因為漁港碼頭邊的某些混獲太多了,甚至不少都被以一簍幾百元的賤價賣給箱網養殖場當飼料。在當前澎湖跟全世界漁業資源都正在大量減少、甚至逐漸枯竭之際,如何善用這些已經被捕撈上岸的混獲資源,帶動對於海洋資源的珍惜與永續,正是我們計畫的初衷。因此,竟然會發生「買不到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我也是因此上了寶貴的一課。就跟陸地上的花果作物有各自盛產的季節,因此你不可能在12月隆冬之際吃到現採新鮮的荔枝一樣,許多魚蝦等海洋生物也有各自的盛漁期,讓你不可能在夏天抓到只有冬天才能夠取烏魚子的烏魚!所以,當我們去年12月開始要做「四月煙,免油煎」的煙仔魚(巴鰹,又稱炸彈魚)的食魚教育時,才突然發現,盛漁期應該是在4-6月的煙仔魚,根本很難在這寒冷東北季風全面覆蓋的冬令時節裡找得到可用的鮮魚!

因為搞錯季節,讓我們吃足苦頭的戲碼,到了這學期還繼續上演。當我們在三月份開始要準備這學期的4魚種時,前往漁港找魚的團隊老師就突然發現,日本帶魚(俗稱白帶魚)跟日本沙鮻的下雜魚都極其少見。問過船長才知道,日本帶魚的盛漁期應該是在秋冬季,日本沙鮻則是6-10月,因此在這3月份的澎湖漁港碼頭,也就很難發現它們的蹤跡。沒有辦法,只好辛苦了我們團隊老師,經常必須一大早就跑到漁港邊守候。當漁船一靠岸,下雜魚一上來,就趕緊圍過去尋找,只要發現目標,就算價錢再貴,也只能忍痛下手,不然食魚教育就要開天窗了。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與海為生:澎湖混獲資源化與海洋食魚教育」USR計畫

感謝文澳文光中興五德風櫃湖西赤崁池東8所國小校長老師的支持

發表留言